江西切换
新闻
绿树红花春满园 ——赣县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纪实
2013
04/09
11:00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立春过后,记者踏访赣县经济开发区,目光所及的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该区交出的2009年发展“成绩单”上,一组数据让人为之兴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3亿元,增长31%,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42.8%。

众所周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地方只能无奈放慢发展的脚步。而此时,赣县经济开发区却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魅力无限的大好形势,探寻其发展妙招。时任赣县县委书记的李明生一语道破:“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而发展工业,关键要抓产业链的延长形成集群式发展,要抓大项目形成龙头带动,要抓优质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要抓政策优惠和落实形成工业洼地,逐步扩大工业的总量和提升工业的质量。”

“头脑风暴”——产业踏上集群之路

近年来,赣县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多项经济指标位次前移。但仔细盘点,全县经济的总量并不大,人均则更低,发展不足仍旧是现阶段赣县的主要矛盾。

症结何在?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赣县的落后在于工业的落后,在于工业化水平太低。这既是赣县经济的短腿,也是潜力和发展空间。

抓工业,如何抓,抓什么?2009年的春天,一场“金点子”征集大赛在赣县大地拉开了帷幕,一场“头脑风暴”席卷赣县,策动赣县经济开发区。

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赣县决策者认识到:赣县的产业“群山无峰”,一个地方的经济竞争正演变成产业集群的竞争,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引导中小企业抱团取暖,避免单打独斗参与市场竞争。要通过招商引资、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发展产业集群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赴定南、龙南、信丰“开眼界”,到南康、赣州开发区“照镜子”。赣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步伐更加坚定: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要走产业集群化之路,发挥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该区结合实际,确定了“做大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六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壮大钨、稀土、铝、食品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3年,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分别达70亿元、65亿元、100亿元和60亿元,将该区量身定做成全国重要的钨、稀土、产品加工基地、甜菊糖甙生产研发基地、中部地区最大的特种铝板材深加工基地。重点主攻电子信息材料、LED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模具和机械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大用电产业六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赣县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

加速升级——产业走向“独木成林”

赣县人深知,不调整结构,不引进有规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不发展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就是空谈。为此,赣县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政企合璧,内外发力,推动着产业加速升级,集群发展凸显“独木成林”之势。

盘点赣县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十个一”是一大亮点。该区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笔经费,一本规划,一个平台,一批项目,一个区域,一套政策,一组任务”的要求,把每项产业的发展安上了“坐标系”,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实行“四优先”,即扶持优先、用地优先、信贷优先、用工优先。同时,该区还在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做足文章,组建了人力资源中心、公共实训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等平台,着力为企业提供人才、资金、信息等服务。

该区把引导企业科技创新,靠大联强视为重头戏来抓。该区对创全国驰名品牌和全省著名商标成功的企业,当年由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18家信誉好、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作为全县重点调度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引导企业与科技院校“联姻”,提高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区内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靠大联强,逐步形成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舰队。至目前,该区有13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纯度甜菊糖甙和赣州伟嘉合金有限公司的球粒喷涂硬质合金、VSQ石油柱齿合金等三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西省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2009年,该区新增税收超千万元或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4家,总数达34家,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新兴产业逆势扬威,其中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稀土产业24亿元,食品产业达14.2亿元。

延伸链条——产业凸显“雁群效应”

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新海洋精密组件(赣州)有限公司投产,总投资6000万元的赣州精达模具机械有限公司签约落户……摊开2009年赣县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一个个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招商的项目竞相落户,“雁群效应”已然显现。

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该区大力推行产业招商,选拔和培训了一批懂政策、能吃苦、素质强的专职招商人员,成立了7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常驻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一带,收集各类投资信息,围绕确定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对区内所有产业实施“一个产业一套政策”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优惠政策。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立体多维推进招商宣传,对引进项目或提供信息的社会中介给予奖励,并通过网络宣传、户外广告牌、参加招商推介会、商会协会活动等方式,逐步提升赣县经济开发区的知名度,扩大该区的影响力。

产业招商,打破了赣县经济开发区仅靠矿产品加工业一支独大的产业格局。2009年,该区成功引进了以新海洋精密组件(赣州)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以赣州铝业为代表的铝产业、以国能生物发电厂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产业、以鞋业产业园为代表的轻纺产业项目,实现了“建立一个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开端。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