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奋斗目标,立足新时期新形势提出的工作方针。工作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逻辑缜密、精准系统、互为支撑,既认真对标中央精神、主动融入国家大局,又紧密联系江西实际、积极回应人民期待,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总体要求的生动实践,必将有力推动江西新一轮的大发展。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我们将学深悟透工作方针,落细落实各项要求,努力把工作方针转化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实际行动,为把省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作出应有贡献。
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探索创新引领新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江西、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创新发展理念不断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目前,创新发展的理念共识基本形成、基础条件不断夯实、文化氛围逐渐浓厚,涌现了一大批突破性、带动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江西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加快江西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创新引领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探索创新引领新路径,发挥创新发展的引领和带动效应,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科技红利、人才红利。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认定和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增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能力。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提升办学特色和水平。明确主攻创新方向,集中资源要素,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等重点产业的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积极扶持创新人才,深化创新驱动“5511”工程,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对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一批站在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技术和发展高端产业的领军人才,在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真正打造创业新高地和人才聚集地。不断营造创新环境,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加大理念、科技、动能、业态、机制、要素、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推进创新政策落地生根,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瞄准科技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研究,涌现了一批“高精尖”和“接地气”的科研成果。“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0余项,成功实施生猪、畜禽、水稻、林木、蔬菜、水果等30 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一大批现代农业技术的产业化,为江西“三农”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既发挥传统学科的比较优势,又发挥基础学科的后发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为江西在“三农”事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科技成果支撑。
以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方式,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举绿色崛起的旗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做活山水文章,打响“绿色生态”品牌,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有力促进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进双赢,展现了走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的强大生命力。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省生态质量得到提升,生态优势更加明显,生态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建成绿色产业体系,涌现了一系列绿色生态农业产品,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江西绿色崛起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发展基础和良好势头,绿色崛起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绿色崛起的过程中,我省还存在行动滞后于理念、环境容量压力持续加大、绿色产业比重不高、绿色品牌效应不够突出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扬优成势,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要强化生态文明保障,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治理、受污染地区生态修复等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江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绿色制造业,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真正做到“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凝聚绿色发展共识,突破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同时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建立生态文明推广体系,让“大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推进生态文明规范化、长效化、全员化,使绿色、低碳、节约成为社会风尚和全民自觉行动。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积极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农林经济、开发绿色农产品、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服务江西绿色崛起。我们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牢固树立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积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继续服务绿色现代农业,努力把江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促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以优良作风保障发展环境,展现担当实干新形象
担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坚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就要有担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担当实干精神,关系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兴赣富民的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近年来,省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出台了《关于支持、保护和激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的意见》,构建了一整套支持、保护和激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的制度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这正是鼓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在从严治党背景下依纪依法依规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新蓝图,改革创新、脱贫攻坚、绿色崛起、兴赣富民等新时期新课题更加艰巨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担当实干、狠抓落实的精神,再好的蓝图也是一纸空文。因此,省委书记鹿心社强调,必须以百倍的劲头扛起责任,担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咬住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勇于担责,勤于实干,不断开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新局面。要激发担当实干精神。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八一精神、方志敏精神等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自觉对照革命先辈的精神境界,传承红色基因,把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融入自身的灵魂血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工作中,让担当实干成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行为操守、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工作作风。提升担当实干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履行的职责相匹配,不断提高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素质能力。展现担当实干形象。从严从实落实好上级要求和工作职责,扎扎实实履行职责,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担当实干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学府,江西农业大学始终坚守担当实干的精神品质。学校在攻坚克难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校训,铸就了“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大学精神。淳厚、质朴、勤奋、务实等具有“农大特质”的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认真履行高等教育职能,努力服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服务“三农”作为毕生追求,攻坚克难,求实致用,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兴农为民的责任担当和深厚情怀。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担当实干的作风,持之以恒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有特色、更有思想、更有作为的江西农业大学。
以共建共享实现发展愿景,开启兴赣富民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兴赣富民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江西实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特别是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和“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殷切嘱托,把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2016年全省有7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为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高目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兴赣,就是让江西发展强起来;富民,就是让江西百姓富起来。兴赣富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部与局部、整体与个体等各个方面,牵涉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领域,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要加快经济发展,引导人人参与、人人共建,聚集发展优势,激活产业产能,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精准扶贫脱贫,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就业扶贫等工程,同时加大“扶志”和“扶智”力度,努力推动脱贫向脱困致富迈进。聚焦民生工程,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食品安全、养老、交通、文化需求、社会稳定等各项民生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做细做实民生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农业不仅承载着农产品安全供给的传统功能和崇高使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尤其是粮猪两大优势产业仍然是江西农民就业创业的主要领域。同时,农村仍然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地理空间。做好“三农”这项面广量大的工作,对兴赣富民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积极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定点帮扶贫困村等方式,助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2012年以来,学校承担了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任务,形成了“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带得动”的鲜明特色,基本实现了全省一万多个行政村每村都有一名农民大学生。2016年,学校先后选派97个科技特派团共计323名特派员赴全省各地开展科技服务,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推广科技项目、解决关键技术以及推动温氏集团在江西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计划,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作出了应有贡献。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发展、实施产业脱贫等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以“三农”事业新发展,助推兴赣富民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