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总方针和总遵循。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拥有1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地位突出、责任重大。
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举全省之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长江“最美岸线”,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西力量”。
坚持全省“一体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西具有相对独立的流域生态系统,境内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五大河流经鄱阳湖流入长江。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必须在全流域污染防治上下功夫。我们把“五河两岸一湖一江”作为一个整体,坚持全域治理、全域保护、全域建设,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大力开展长江岸线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近年来,开展了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捕捞、工业园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镇污水、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整治“散乱污”企业,仅长江九江段港口“非法码头”就拆除74座85个泊位。扎实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86.2%;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2%,确保一湖清水入长江。
坚持治理“系统化”,打出生态修复组合拳。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我们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方位守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重大生态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
坚持发展“绿色化”,走出绿色崛起新路子。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加快构建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发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高。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6.9%和33%,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不断提高。
坚持管理“法治化”,做好制度创新大文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们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建机制,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完善了全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省域空间规划编制、“多规合一”试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了最严格的管控制度。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全域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了涉水规划、河湖监管、行政执法“三个统一”。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给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