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江西省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局面
工业比重超过40%——一向以农业为主导的江西经济,开始向工业型经济转型
省委书记孟建柱强调,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绝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
多个“第一”改写历史
江西的发展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近日召开的江西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传出信息:2003年,江西省生产总值达到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是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列十年来的“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80亿元,绝对值“第一次”突破千亿元;直接利用国外境外资金16.12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全国的前十位,名列第九,居中部六省之首;全年财政收入增长21.5%,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长幅度“第一次”超过20%;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9.8∶43.4∶36.8,农业比重第一次下降到20%以下,工业第一次跃居为三大产业之首。
为此,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与会代表宣布,2003年江西省超额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新局面”意义非同寻常。2001年12月,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决心用3至5年时间,使江西在中部地区的位置逐步前移。2003年的主要数据表明,江西经济在中部崛起的态势初现端倪。
咬住目标不放松
在所有的数据中,工业比重超过40%,跃居三大产业之首,特别引人注目。“谈农业说半天,谈工业一支烟,谈资本基本不沾边”,这是江西经济结构多年来的缩影。经济学专家汪玉奇这样评价:“工业比重的跃升,表明一向以农业为主导的江西经济,开始向工业型经济转型。”
改写这个历史的,正是以大开放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
2001年起,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江西加快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洲,融入全球化的步伐,积极承接沿海和海外产业梯度转移。而且始终咬住目标不放松,即使是在非典时期,江西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未放松过。2003年,全省直接利用国外境外资金比上年增长48.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额达700亿元,比增64.3%,增幅前所未有。江西与外省市的合作,显现出速度快、大项目多、钢性工业项目多、县级项目多的特点。
外来资本的注入,加速了江西工业、第三产业的进程。至今,全省109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4492家,全球500强企业已有18家落户江西。原有工业结构通过重组明显优化,涌现出江西铜业、江铃集团、新余钢铁、萍乡钢铁等一批销售收入达20亿元、利润超过亿元的企业。
江西原来电力过剩,送电指标用不完,现在,也出现了电力不足的问题,并开始筹建新的电源点。“江西的电力紧张,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体现”,江西省发改委主任洪礼和说。
发展还有后劲与潜力
以记者观察,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一个开始。
据江西省交通厅厅长蒲日新介绍,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江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巨大变化。2000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约400公里,到2003年已突破1000公里。今年6月,江西与周边六省的高速公路将全部打通,成为沿海地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条件更加成熟。
从工业领域看,许多项目还在建设,一年内还将有大量的企业投产。宜春曾是江西的一个“痛点”,承担了高危行业的巨大压力。宜春市委书记宋晨光说:“现在,我们已逐步走出高基数、高风险、高负担、高压力的阴影,出现了医药、建材、能源、食品等一批新的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正待开始。”
大量的民营资本涌入,也使江西的经济更有活力。去年,江西非国有投资78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7.2%,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江西人现在考虑的,是在保证崛起速度的同时,如何确保质量的问题。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最少的资源、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而绝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努力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