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提升服务质效 江西银行为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2019
04/30
17:55

国际在线消息:4月26日,江西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发布暨签约启动会在南昌举行。会上,江西银行正式推出“微企贷”和“掌上微贷”两款金融产品。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许忠华,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吴豪声等出席并讲话,江西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明致辞,行长罗焱作产品发布推介。江西银行同时与省内8家商会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提升服务质效 江西银行为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江西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发布暨签约启动仪式现场(摄影 胡竹根)

  许忠华在讲话时指出:“举办江西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发布暨签约启动会,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决策部署。”

  许忠华说:“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刘奇书记、易炼红省长、毛伟明常务副省长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强调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2月,江西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提出18条细化举措。江西省金融系统精准深入实施“降成本优环境”金融定向帮扶,努力扩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投放。截至3月末,江西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11.8亿元,同比增长16%;贷款户数68.7万户,比去年同期多10.4万户。”

  许忠华表示,江西银行是江西省唯一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为宗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推进江西省金融改革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今天,正式发布的“微企贷”“掌上微贷”产品,满足了小微企业“短、少、频、急”的资金需求,为促进江西省银行创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江西银行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忘初心、深耕小微,拥抱科技、创新发展。把握住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金融科技促发展、防风险、推动融合,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新路。

  “持续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系统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江西省金融系统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江西银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回归本源,专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加大政策倾斜,疏通内部传导,完善激励机制,将更多、更低成本的资金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吴豪声如是表示。

  江西银行董事长陈晓明讲话时说,作为江西省首家省级法人银行,江西银行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坚守“江西省自己的银行”的政治站位,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化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率先在省内设立,也是目前江西省银行业唯一总分全持牌的小微金融专营机构;率先在省内推出“无还本续贷”业务;率先在省内推出“税e融”,运用在线自动审批的方式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的贷款;率先在省内成立小微票据交易中心,专业、高效受理小微企业票据直贴业务,时间缩短至1~3小时。

  陈晓明表示,此次同时发布两款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就是江西银行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帮助民营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致力打造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最温暖的银行”,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业一品”,努力提供综合性、批量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提升服务质效 江西银行为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江西银行行长罗焱介绍“微企贷”和“掌上微贷”产品(摄影 胡竹根)

  会上,江西银行行长罗焱对“微企贷”和“掌上微贷”两款金融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有别于传统信贷模式的小微金融产品,江西银行此次发布的两款产品以纳税信息为标志,将客户区分为纳税客户和非纳税客户,面向纳税客户研发了“微企贷”、面向非纳税客户研发了“掌上微贷”线上产品。

  同时,江西银行依托大数据信息处理,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数据打通紧密结合的小微贷款。据介绍,两款产品的单户最高额度200万元、期限三年,可循环使用,快速放款,采用等额本息、等额本金、随借随还等灵活还款方式。

  据介绍,江西省内有两年以上纳税记录,且无不良纳税记录、征信良好的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只需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西银行微企贷”便能轻松进行线上申请,无需递交任何纸质资料,从申请到提款最快10分钟。

  长期以来,江西银行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关注民生,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将小微金融服务作为主要发展战略。

  据悉,江西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从2012年12月创立至今,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77.43亿元,累计支持小微客户78984户,平均单户金额35万元,有效解决了近8万户小微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题,同时带动了近40万人就业。(文 曾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