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宜奇、通讯员赵阳报道:盛夏七月,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暑托班教室内,10岁的熊欣宇正兴奋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用五色绳编织的手链——这是他在企业暑托班“传统工艺课”上的作品。教室里,孩子们或专注制作手工,或在志愿者指导下练习书法。“跟爸妈一起来‘上班’,还能学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欢声笑语为炎热夏日添了别样活力。
这一场景,正是南昌高新区关爱人才、服务人才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多维度发力,以“家”的温度化解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扎根发展。
公益托管:解决人才子女暑期看护难题
作为工业主导型园区,南昌高新区企业密集、就业人才众多,双职工、外来就业家庭及留守儿童的暑期看护成了突出难题。为此,该区整合高校与社会资源,利用社区楼宇、农村书屋、企业场地等开设公益暑托班。
“孩子平时在外地上学,暑假上班没时间陪,总觉亏欠。现在能一起上下班,工作间隙见孩子开心的样子,干活更有劲了。”兆驰半导体一位职工的话道出了不少家长心声。自2021年在全省首创该活动以来,5年间高新区已建成81个“家门口”公益暑托班,服务青少年1.5万余人次,数量从最初9个增至今年19个。服务内容从作业辅导拓展到素质拓展、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领域,托管老师加入返乡精英大学生,活动范围延伸至科技企业、博物馆等地。
“托管班开在家门口,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授课,安全又能学东西,解了燃眉之急。”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分校二部暑托班的家长点赞道。该班160余名学生参与托管,华中科技大学支教团队已连续3年在此开课。如今,暑托班名额常被“秒抢”,今年14个社区、5家大企业的托管点持续为职工子女护航,未来服务质量还将不断提升。
联谊活动:助力青年人才解决婚恋难题?
除已婚家庭的子女照料,未婚青年人才的婚恋问题同样受关注。高新区内不少高强度技术研发岗位员工,因工作繁忙、社交圈窄、缺乏可信交友平台,面临“婚恋难、扎根难”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高新区工会工委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捕捉青年社交痛点后,迅速为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联谊方案。活动前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匹配,依据职业背景、兴趣爱好等标签,让单身青年更易找到共鸣点。
今年5月至6月的两场“夏日浪漫新心相遇”专场联谊中,互动环节设计颇具巧思:既有“技术沙龙破冰”让专业人才找到共同话题,又设“传统工艺体验促进文化共鸣”。南昌华勤技术研发工程师小陈与某生物医药企业项目经理李女士,从技术话题切入,意外发现了彼此在传统艺术上的共同兴趣,并最终成功牵手。
像他们这样成功结缘的共41对。活动不仅促成良缘,更让华勤与产业链企业的技术骨干在交流中碰撞出合作火花,实现了“以情留人”与“协同创新”的双向赋能。如今,这类联谊已成为高新区“人才服务清单”的固定项目,用精准服务为青年人才搭建起情感桥梁与事业纽带。
涵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留住人才
南昌高新区的人才服务,早已超越“8小时之内”范畴,融入人才生活日常与长远发展。
在生活保障上,“南昌高新人才码”集成20余项服务、1400余家商户,构建“吃住游乐购”生态圈;152间人才驿站房间配建“10分钟生活圈”,“5+2就业之家”提供全时段求职招聘服务。
针对园区青年人才,南昌高新区团工委细化青年服务机制,聚焦青年发展,打造青年文化节、青年夜校、周末影院等品牌项目,提升青年在高新区生活发展的获得感。
在南昌高新区,对人才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生活的关怀上,还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全流程。近日,在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上,南昌高新区凭借“企业全生命周期集约化服务”创新案例,荣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典型案例”。加上此前七届政博会斩获的“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创新优秀案例单位”“高效办成一件事最美政务大厅”“全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扩面质效典型案例单位”三项“国字号”荣誉,成功实现“国字号”殊荣七连冠,“高新政务”已然成为江西政务服务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聚焦企业高频事项,在政务中心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窗,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等全流程帮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这种“生活有温度、发展有保障”的生态,正让南昌高新区成为人才向往的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