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江西省打造转型发展“赣西样本”
2014
02/12
14:57

□ 本报记者 王军善

虽是寒冬,但当记者走进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下村工业基地的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感受到的却是一份融融的暖意。这份暖意,来自公司门前的一则招聘启事:急聘大量技术工人,每周一、三、五面试。

“我们抓住国内光伏产业复苏的机遇,迅速调整产品结构,由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转向重点发展小型光伏发电站、太阳能智能微网等终端产品,赢得了市场。2013年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500%,目前订单充足,在建的项目装机容量也有60兆瓦。”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刘立壮说。

以转方式调结构、绿色低碳发展为“坐标”的赣西地区,正成为江西区域转型升级的新样本。

江西提出,将新余、宜春、萍乡3市建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以及“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安泽说,《关于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江西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布局的收官之笔,对提升赣西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强化与长株潭城市群合作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起到重要作用。

“新宜萍”转型任重道远

赣西区域包括新余、宜春、萍乡三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主要资源日益枯竭、转型发展任务繁重等问题。

“(2013年)3月份银团20亿的银行贷款,到11月份才批下来,说实话,耽误我今年的业绩,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仅存的那点资金,度过来了,非常不容易。”2013年最后一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新余市赛维LDK,公司总裁兼CEO佟兴雪表示,光伏行业仍然没有走出困境,但是赛维的生产在恢复,2013年没有新增供应商欠款。

赛维曾经是新余市纳税大户,随着欧盟启动“双反”,光伏行业陷入寒冬,公司连续9个季度亏损,至今未能完全复苏。

无独有偶,新余市另一大支柱产业的代表新钢股份(600782),纳税高峰时期缴纳的税收占新余市财政收入六成以上,但如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继2012年亏损10亿多元之后,新钢股份2013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曾经志在打造成赣西中心城市的新余,深受光伏、钢铁两大支柱性产业持续低迷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新余市市长丛文景对外透露,201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35亿元;财政总收入119.8亿元,增长2.5%。增幅远低于江西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另一个竞争赣西中心城市的宜春则是农业大市,主打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及锂电产业,工业化程度不高,市本级财政相对羸弱。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宜春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其下面的县、市,比如丰城、樟树、高安,这些地方都远离宜春,反而离南昌更近,因此受南昌的影响更大。“宜春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很难打造成中心城市。”

作为传统的粮食生产地区,宜春农业发展的规模依然较小,农业生产的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没有成为该市农业的主体。而宜春下辖的一些县、市,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吸收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例如高安市正在构建的全省陶瓷产业基地,承接了广东佛山的众多陶瓷企业,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

不过赣西三市中生态环境最为堪忧的,还不是宜春,而是萍乡。萍乡是一座老工业化城市,有“江南煤都”之称。《萍乡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3—2020)》中指出,萍乡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固体废弃物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和跌水比较突出,地面塌陷和地裂时有出现。

影响萍乡生态环境的主要是煤矿和钢厂,而这恰恰是萍乡市两大重要产业。不过,萍乡正面临着煤炭资源不断枯竭的困境,2012年全市煤炭资源量仅1.9亿吨,仅占累计探明储量7.52亿吨的25.5%。目前,煤炭产业在萍乡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是从“地下”走向“地上”的转型道路依然漫长。

差异化发展重在互补

将谁打造成赣西经济的中心城市?《意见》中并未明确。《意见》对三市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江西省政府曾经想过在赣西打造一个中心城市,新余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一度被定为赣西的中心城市,但是其工业基础还是薄弱,光伏、钢铁行业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冲击很大,还不具备成为一个中心城市的条件。”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因此《意见》没有提出“中心城市”这一概念。

日前,赣西三市先后公布了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新余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35亿元,财政总收入119.8亿元;宜春全年生产总值140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33.4亿元;萍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92亿元,财政总收入109.8亿元。

麻智辉表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赣西区域中,没有特别突出的龙头城市,三个城市各有特点:新余因钢兴起,光伏新能源优势明显,产业结构相对简单;宜春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主,逐步打造锂电产业,工业程度化不高;萍乡是一座以煤矿为主的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由制造业转型服务业。

麻智辉告诉记者,江西省出台《意见》,是希望新、宜、萍紧密合作,产业互补,形成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构建复合中心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

《意见》强化了三市各自主打产业的提升、改造。明确新余要增强光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

佟兴雪表示,赛维现在也在调整方向,优化商业模式,不一定追求大而全,而是走更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这也符合股东的利益。

对于宜春,《意见》要求其发挥锂云母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加快建设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樟树、袁州、芦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萍乡则重点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发展精煤、配煤和型煤,开发下游产品,优化煤炭及煤化工产业链。

麻智辉认为,赣西三市围绕十大板块产业发展,由于差异性比较大,主要是互补发展,但也有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共选战略”促转型提速

在曾经“一钢独大”的新余市,正按照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目标,积极推动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向终端深加工产品延伸,大力发展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201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88.12亿元,占规模工业的64.2%,比上年提高4.1%。

以煤立市、以煤兴市的萍乡市,按照“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型产业特色化”的经济转型思路,培育发展陶瓷、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十大接续替代产业,全市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0%下降到30%。

传统农业大市宜春市,则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抢占锂电新能源发展制高点,从而逐步实现从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的转变。目前,宜春成为全国首个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锂矿原料—碳酸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完整产业链,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6亿元,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宜春市工信委主任龚向东介绍说。

赣西旅游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决定在赣西重点景区实行联票制度,3市旅游资源整合迈出了合作对接的第一步

有关专家认为,3市的合作对接是谋求凸现自我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加速自身发展的“共选战略”,更是破解多年来各自为政、地区保护的一次难得机遇。根据《意见》,赣西3市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对接与合作。在城镇化方面,以沪昆铁路沿线为主轴,新余、宜春、萍乡中心城区为主体,辐射带动周边城镇,构建“新宜萍”城镇密集带。在产业方面,3市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引导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对接,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锂电、特种钢材等产业,逐渐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板块。

作为江西面向长株潭城市群开放合作的“桥头堡”,3市与长沙、株洲、湘潭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萍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建明告诉记者,日前,萍乡市多个部门组团前往长株潭地区,商量共同建设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事宜,初步设想在萍乡与湖南的边界划定30平方公里的区域,先行先试吸引两地企业落户,实行GDP和税收共享政策,条件成熟后,将试验区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双方共同出地、共同管理。随着昌九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南昌大都市区的构建,宜春市下辖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等市县也正积极做好融入、对接文章,以期接受省会南昌的辐射和带动。新余市则抢抓高铁建设机遇,优化交通布局,加快形成便捷对接周边长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快捷通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