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工信委了解到,2013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48.43亿元,同比增长38.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5.66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电器、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58.4%、48.9%和43.6%。
产业是工业的基础支撑,产业聚集是工业升级的重要环节。我市拥有石化、钢铁、有机硅、汽车、玻纤等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永修县加快推进有机硅产业,省级有机硅产业基地申报成功,举办庐山西海2013年永修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推介会,进一步扩大有机硅对外的影响力和吸附力;共青城市全力打造手机产业,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联合香港文汇报在深圳举办手机产业招商合作洽谈会,并与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创维移动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手机产业基地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产业雏形已形成;武宁县大力推进绿色光电产业产能扩张,毛管产能占到全国15%份额,产业占该县工业总量的60%以上;德安县依托德鑫纺织、鑫城纺织、塑丽龙纺织、立峰纺织等纺织企业,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全力打造江西省最大的新型纺织产业基地;浔阳区克服工业发展先天不足的短板,突出浔阳石化产业特色,与九江石化合作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推进石化项目的对接,已与亚洲最大气体公司——香港盈德集团成功签约,引入投资5亿元空分项目。
下一步,我市着力在培育优势产业上求突破,构建具有九江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通过重大项目引领,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2017年,力争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20户以上,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