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车内“换气”离不开洁净产业链支撑
2014
05/13
21:15

 新车买来若有异味,人们首先会将原因归结于内饰材料散发的味。在业内专家看来,内饰材料、零部件等配套产业质量,直接关联着车内空气质量好坏。车内空气质量达标与否,后台支撑是洁净的产业链。一旦质量评价强制性国标出台,将倒逼内饰材料产业提升环保水平,势必引发新一轮洗牌。

劣质内饰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近9成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车车内的空气质量最差。国外一项研究测试也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从而使驾驶员身体不适,甚至酿成车祸。

“直接相关”。车问网总经理修宇认为,内饰材料优劣和车内空气质量关系密切,车内空气被污染,尤其是有毒空气,几乎都是由于内饰使用了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挥发造成。

采访获悉,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与车辆制造工艺、零部件种类有直接关系,影响较大的有汽车仪表台板、门内饰板、地毯、顶棚、汽车线束、座椅总成等。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汽车生产企业和装饰企业在设计、生产汽车和提供汽车装饰服务时,不断提高车厢密闭性,使车内空气污染物更容易聚积而产生污染;二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一些质量不高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劣质材料,加剧了车内空气污染。

修宇以去年参与检测的多环芳烃物质举例称,该物质属于强致癌化工物,如果汽车方向盘、座椅含有的话,会通过汗液进入人体,或者挥发被人体吸入,而检测结果相当不乐观。目前有关政府部门正在制定多环芳烃限量强制性标准,可能会很快出来。

配套材料质量缺乏严格规范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只规定了8种污染物的限定值。但限于推荐性执行,加之没有对内饰材料做出具体规范,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据了解,截至目前,出台具体法律、法规控制车内污染的国家很少,但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针对汽车的零部件和内饰材料却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查阅资料获悉,德国是最早关注车内环境污染,并颁布相关法规政策的国家。德国环保部门会同汽车制造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其中规定包括装在车内的塑料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必须符合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志要求,车内装饰,坐套垫、胶粘剂等装饰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须低于德国三级车内环保标准,汽车销售前必须经过有毒空气释放期。

当前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反规定,将承担巨额的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主要负责人甚至会被判刑。

“国外在这方面要求比国内要严很多,(车内空气污染)通报的情况少一些。”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专家柴占祥表示,内饰等配套材料质量与车内空气质量的关系,犹如装修材料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汽车生产含有很多塑料、针织物材料,如果品质把关不严,一味考虑成本削减,肯定会对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制造商须把关整车空气质量

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销售商,均参与汽车产销。那么,车内空气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究竟该哪一方负责?

“制造商采购时会提要求,把关整车车内环境质量。”修宇说,国内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很正向的一件事,因为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体伤害较大。“做成强制性是将来的趋势。”

根据目前国内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规定与评价,最终检测的是整车环境质量。即不管车辆在制造中使用了多少家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组合了多少内饰材料,一旦车内空气环境不达标,汽车制造商负第一责任。

业内专家认为,由于内饰材料供应商不同,这就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做好整体协调配合。发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后,汽车生产企业应对车内各种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定量分析,找到污染物的发生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替换、升级等技术措施。零部件生产企业应根据汽车企业治理污染的要求,选择适当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同时,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产品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监控体系。

强制达标引发配套产业洗牌

“汽车交易中,对车内空气质量关注度一般,目前没把车内味道当作选车非常重要的因素。”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从汽车流通角度解析称,由于消费者认识不足,尤其是国家没有强制性标准规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不能被当作维权或购车的重要因素。“说白了,跟家里装修一样,环保到什么程度,也稀里糊涂地。”

而一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从推荐性修订为强制性,情况将马上“变天”,触发生产、消费各环节的系列动作,尤其是包括汽车内饰、零部件在内的配套产业,引领新一轮产业洗牌。

“鼓励遵纪守法、规模化生产的工厂做大做强,小作坊式工厂面临生存压力。”柴占祥表示,一些小型企业,限于其现有生产技术、能力和设备,只能做一些对环境损害较大、较粗糙、低劣的内饰用品,一旦标准变成强制性,其生存面临很大问题,逼迫其提高技术,增加投资。“倒逼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也算是一次洗牌吧。”

事实上,不少企业,尤其是规模实力较强者,比如沃尔沃、奇瑞、上汽、一汽,早已开始提前行动,试图打消外界对其产品内部空气质量的担忧。

颜景辉说,车内空气质量强制达标,在业内做得突出,也可以作为扩大企业销售的品牌优势,一种营销手段。另外,若保证标准真正落地,不仅需要严格监管的经济性处罚,也应有针对产销的铁腕手段,比如,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就不让生产。这样才能整顿规范整个行业,做到对消费者健康负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