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江西南康“一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朝霞的映衬下,呈现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剪影。在繁忙的建筑工地上,林立的塔吊在蓝天下舞动长空巨臂,装载机川流不息;在美丽的旭山公园、文化广场上,人们练着太极拳,跳着扇子舞,脸上写满了幸福;东山公园文峰塔和旭山公园鲤山塔,与绚丽的朝阳一起醒来,对映成景,点缀着整座城市;南康家具城,早已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与此同时,通往四面八方的物流也“醒”了过来,一辆辆装载家具、玻纤、矿产品等货物的车辆来往穿梭;赣粤高速、赣韶高速、105国道、323国道、赣丰线、康唐线、京九铁路,以及在赣韶铁路上和赣州黄金机场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纷纷朝红红火火的家具市场奔去,朝绿油油的柚子林奔去,朝百家姓和谐城奔去,朝大山脑、莲花山、白鹤岭奔去……一条条笔直宽阔、四通八达的公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一处处应接不暇、令人神往的美景,描绘着绿色宜居的美好家园;一个个不断壮大、充满朝气的产业,演绎着转型发展的不朽传奇……
正是在南康1722平方公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83万多人民凭着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木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将“做木匠”这个千百年来的南康客家老行当,发展成了一个名扬全国的家具产业。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南康考察后,说南康经济是“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如果把民营经济说成“草根经济”,那么南康家具产业就是典型的“草根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在广东务工的部分南康人开始回乡创办家具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康家具这个“草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 截至去年12月底,该区家具企业达5000多家,初具规模企业64家,家具从业人员达20多万,加上间接带动就业人员总数超过30万人;家具产业实现总产值243亿元,同比增长31.3%,销售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7.8%。家具市场占地面积达1000亩,总建筑面积突破120万平方米。家具物流企业238家,物流线路630条,基本覆盖全国各地。
如今,站在撤市设区新起点上,南康力争通过3年~5年的努力,将这个“草根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有力举措可圈可点。
抓观念提高
逐步引导家具业主更新发展理念,增强现代经营意识,并不断加强与专业高等院校的合作,长期开展人才培训活动。目前,该地区有超百名家具业主主动攻读MBA,整个行业的发展理念大大提高。
抓规模发展
引导本地家具企业通过兼并、股份制改造、企业联盟、资源整合等方式增强实力;引导企业集中入园,通过对入园企业的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培育龙头标杆性企业,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
抓品牌建设
通过采取质量评比、原料检查等多种手段,促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已有8家企业被评为省质量守信AAA级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家具品牌,目前南康家具行业获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47个、江西名牌产品15个、赣州市知名商标97个,在整个赣州地区和各行业中名列前茅;积极开展质量诚信企业、物流诚信企业评比活动,已有136家企业通过了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推动制定南康实木家具地方联盟标准。201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南康“全国实木家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内第一个实木家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抓产业配套
持续坚持家具研发设计,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成立家具研究开发院,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五金配件、油漆化工、木材交易等配套产业,直接服务于家具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化分工合作,目前正在筹建的有木材烘干中心、喷涂中心、国家家具检测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项目,不仅能节约企业用地和降低成本,更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展销售渠道。
抓平台升级
持续推进5000亩家具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导、筛选本地初具规模企业和优质企业入园,带动整个产业规范、集约发展;建设进口木材监管区,让进口木材直接在南康进关,大大降低了木材的采购成本;不断提高家博会影响力,首次由国家林业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28日~30日在南康隆重举办,将进一步扩大南康家具产业的知名度。
“日头出山一点黄,思思想想想木匠。嫁个木匠真正好,一有橱柜二有箱,还有火笼烤衣裳”。我们坚信,南康这首旧有歌谣将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