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德安:强势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2014
06/19
19:57

 德安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战略机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调度、督查、考核制度体系,凝心聚力上项目、聚产业、扩园区。今年1∽4月份,该县新引进内资14.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80万美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入园企业达1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固投亿元以上企业75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3.7亿元,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利税5.84亿元。

强化责任,倾力上项目聚产业。德安县将工业项目、城建项目、招商项目的工作任务全部分解至县四家班子成员、县直部门、每个乡镇,实施“六个一”推进机制,全力以赴上大项目。该县紧紧围绕“决战工业700亿”目标,主攻“现代轻纺、电子电器、汽车配件、新型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做大“五金建材、矿产加工、食品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努力加快产业聚集,实现规模扩张。尤其是固投5.4亿元的电镀项目和固投3亿元的染整织布项目的落户,进一步完善五金产业和纺织产业链条;随着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10亿元的陶瓷汽车刹车片、刹车片钢贝、硕茂摩擦材料、汽车传动系统等项目的落户,为汽车产业集聚打下坚实的基础、注入强大能量;不断加快非金属新材料及其配套项目的引进,重点打造固投300亿元的中国轻工产业园和固投50亿元的瑞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使新型材料产业成为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今年新引进固投50亿元的新型材料产业园、固投3亿元的隆平现代科技示范园旅游、固投2亿元的精密模具、固投2亿元的矿泉水及矿泉水瓶商标生产线等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固投50亿元的ML氨基复合材料生产线、固投5.6亿元的格林赛威节能电器、固投5.2亿元的世纪星电器、固投5亿元的宝晟织造等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竣工固投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

强化调度,致力拓园区夯基础。德安县加强项目调度,坚持县长每半月现场调度、县委书记每月现场调度的调度机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签约项目落户快、落户项目建设快、建设项目投产快的良性循环。该县始终把园区作为相向发展的主板块、决战工业的主战场、财税收入的主创区,举全县人力、财力、物力向园区汇聚,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初步形成以县工业园区为龙头,丰林工业新区、林泉工业区、吴山工业区为支撑的“一园三区”发展格局。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建设20平方公里的德安丰林工业新区,累计投入12亿多元,路网、水、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该县工业园是18家重点省级工业园区之一,省委、省政府正在申报共青-德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德安片区占86平方公里。

强化问责,全力优环境解难题。德安县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施工进度、投资进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责任单位,加大协调、问责、处罚力度,充分发挥工作督查的监督作用、诫免谈话的警示作用、宣传媒体的曝光作用、目标考评的引领作用,同时严格县直单位和乡镇场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评,增加对工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考核,对获奖单位负责人给予物质奖励,对在项目建设、工地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在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没有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关处理。该县各级单位、部门联合为客商提供保姆式、全程式服务,建立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对特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制订税收“五免五减半”、办证收费“免、降、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把解决企业用工难和融资难作为服务企业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与企业联动,培训与招工并举,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组建融资大平台,为投资者提供融资担保,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争取银行贷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