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硅谷到广东顺德家电、浙江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江西,工业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其成本优势和比较效益逐渐凸显,撑起了全省工业的四分之一,贡献了园区岗位的一半以上,成为推动江西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富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江西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进程中,举全省之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江西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江西省工业发展升级不可逾越的阶段。
“聚变”出彩,产业集群彰显魅力
今年5月28日,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在南康召开,国内外家具行业的批发商及消费者蜂拥而至。熙熙攘攘的人群、品种繁多的家具、不断跃升的成交金额,充分展示了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独特魅力。
放眼赣鄱大地,产业集群如星火燎原。不少地方已练得“独门绝技”——永修的有机硅、樟树的医药、金溪的香料、高安的建筑陶瓷……这些产业集群不仅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聚变”出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十分关心,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求各地做好产业规划,在厘清、理顺产业链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效益。
江西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江西省不仅摸清了工业产业集群的“家底”,建立了省市县上下联动、部门共同参与的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机制,还出台了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1+3”文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产业链图,公布了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指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一季度,全省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9.2%和22.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8.9%和33.3%,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视差距,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江西经济欠发达,根源就在于工业不大不强,缺少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集群。作为工业的主抓手,发展产业集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偏少偏弱,赣州、吉安、抚州等地还没有自己的百亿企业。但围绕一个产业,把特定区域内相关联的企业组织起来,就可打造一个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县域经济的支撑点,其作用不亚于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和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省产业集群仍有较大差距。首先是总体规模不大。去年,全省60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25.6%;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只有26个,还没有1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其次是缺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内普遍缺乏实力雄厚、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存在“聚而不集”现象。第三是配套不完善。大多数产业集群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些环节,相当部分产业集群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产业链不完整,配套能力不足。此外,江西省产业集群还存在知名品牌不多、市场要素不健全等问题。
专家认为,江西省产业集群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是江西省“十二五”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认清差距,对症下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强省,促进产业升级。
真抓实干,打造产业发展领头羊
6月19日,在抚州召开的全省工业重点产业集群现场推进会,吹响了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号角。真抓实干,想方设法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专家认为,培育产业集群不能贪多求全,每个设区市应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选择2至3个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每个县重点打造1至2个特色产业集群。
基层干部纷纷表示,要参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发展方向和重点,着力引进大企业和大项目,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能够“延链、补链”的大企业、大项目,使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发动机”;要抓住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的机遇,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组团式或链式整体转移,推动产业迅速做大规模。
只有全省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将土地、信贷、财政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和政策进一步向产业集群倾斜集中,产业集群才能真正成长为各地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工业经济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