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南昌经开区探索现代工业园区发展新高度
2014
06/27
20:37

 南昌经开区探索现代工业园区发展新高度,当好群众和企业的“管家”。立足发展和民生两大主体,突出服务企业、服务党建、服务基层,积极探索“管家式服务”,已成为南昌经开区打造现代工业园区新抓手。

当好企业管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传统服务企业是盲目的、被动的,企业有求才去帮助解决,而现在我们是为企业提供政策、产业、金融支持和用工、用地、用电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就像是企业的大管家。”南昌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进驻企业对政策不清楚,园区有专业人员为企业分析讲解,帮助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企业有产学研的需求,园区可以帮忙联系高校、科研院所……从被动为企业服务到主动为企业服务,这是经开区构建“管家式”服务的初衷,也是该区服务企业品质升华的一大标志。

今年春节过后,各地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的局面,南昌经开区电子龙头企业欧菲光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为了让企业专心致志谋发展,该区专门成立了服务工作小组,为其提供全程领办、代办和帮办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为我们招来1万余名工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落户园区三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手机触摸屏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升至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我们提出的‘管家式’服务强调的是主动参与,以‘无限服务、专业服务’的理念,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发展、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谋发展。” 南昌经开区工委书记罗蜀强说。

经开区正是凭着这种“管家式”服务,才赢得了欧菲光的一再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目前,南昌欧菲光产业群已在经开区总投资60多亿元,带动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落户经开区,企业落户3年,今年产值就将过百亿元。

“管家式”服务不仅为企业轻装上阵、更快抢占市场赢得了空间,也带旺了园区产业发展,助推了园区经济提质增量。目前,南昌经开区正依托以欧菲光为龙头的光电产业基地,以格特拉克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海立、奥克斯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基地等,通过产业集聚,做大总量、扩大规模,形成“昌九一体化”的引擎和产业高地。

当好党建管家,为园区流动党员安新家

张伟的家在安徽宿松,在九江读大学,来南昌工作两年了,现在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昌人。由于组织关系不在南昌,他也就成了一名流动党员,但如今他在经开区找到了新家——非公企业党组织。据统计,南昌经开区已先后组建了基层企业党组织104个,包含6个党委、3个党总支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00%组建了党组织,共涵盖非公企业177家,为近千名流动党员安了新家。

针对非公企业党员队伍难管理、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及党建工作难保障等问题,2011年初,南昌海立公司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探索和启动了“三合一”的工作模式,即在制造部设置人事协调主任职位,人事协调主任由党支部书记和部门工会主席担任。这样一个“三合一”的实职,可以发挥任职人“党建经验丰富”和“企业情况熟悉”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凝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合力。

“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发区预备在全市率先开通‘手机党建报’,精心打造专属经开区党员的‘内网’。”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改变过去“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区、村(社区)、企业等党建工作者和党员中搭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真空课堂”,同时拥有“管家”的权限,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接收园区广大党员反馈的信息,帮助党组织收集民意、了解民情,进一步畅通党组织与党员间表情达意的渠道,为党组织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提供大量有效的参考信息。

当好群众管家:变“民声热线”为“民生工程”

近年来,经开区园区建设日新月异,高楼、道路、社区广场、项目厂房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日益扩大的园区很快就扩展到了经开区蛟桥镇下罗村81岁的李正生老人所在的村组,老人世代赖以生存的耕地、居住房屋先后被征收。“说实话,心里确实有些舍不得,但社会在进步、在发展,拆旧建新这是发展规律,也是利民的好事啊!”家乡的变化,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开心地说:“养老保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截至目前,南昌经开区已有1.2万名像李大爷这样的失地农民办理了参保手续。这些失地农民中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从去年7月开始就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

与此同时,经开区坚持二、三产双业并举,以大昌北为平台,以昌九共融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工业立区、三产富区、功能活区、创新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成熟区域产业聚集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产城融合,提升“人气商气”,标注国家级生态现代工业新城新高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