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县日前专题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把工业园区作为主攻工业的主阵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升级,努力实现工业总量和工业质量齐头并进。8月13日,弋阳县传来喜讯,投资10.5亿元的环保型企业晶科能源光伏电站项目正式签约,填补了弋阳新能源重大企业落户的空白。
该县发展工业坚持“平台引领、生态立县”理念,把工业园区纳入“一城三区、三区联动”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范畴,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进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工业园区围绕打造“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目标,坚持“生态、绿色、低碳、科技”理念,引进运用自然渗水系统、绿屋顶、绿建筑等生态项目,累计投入4.5亿元,完成一期3平方公里建设,完成8.1公里主次干道及自然渗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1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2万吨的加压站。完成3条道路路面硬化和绿化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杨桥安置小区和园区污水处理厂。鼓励企业依山就势布局,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同时严禁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入园。截至6月底,新园区新增开工企业5家,投产企业4家。
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官亲力亲为,重点项目主动对接跟踪、密切加强调度。依托新园区,围绕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创新项目经理招商、资源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走进高铁时代”招商活动周活动。今年8月初该县在浙江义乌举行2014走进高铁时代投资弋阳(义乌)说明会,现场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6.36亿元。此外,选拔15名优秀的年轻干部作为项目经理,充当项目引进的“谈判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和行风政风的“监督员”,为企业洽谈、签约、落户、建设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保障。该县出台了《重点工业(物流、农业)企业考核奖励办法》等文件,对重点企业实行县级领导挂点帮扶机制,通过财政出资、银行融资、项目争资等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作为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并从土地交易净收益中拿出42%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财园信贷通工作,年内对符合放款条件的38家企业提供1亿元以上的资金支持。将360项审批事项精简至86项,项目精简率76.1%,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对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对影响发展环境的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经过多年对海螺水泥、鸥迪铜业、天施康药业等重点企业的培育积累,该县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有色金属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今年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