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江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江西发展升级
2015
01/10
16:54

一年来,全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精心指导及大力支持下,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发展升级为宗旨,以协同创新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取得了新的进展。1-10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幅12%;申请和授权专利同比分别增长35.0%,33.9%,增幅位列全国前三,科技创新在发展升级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一、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经济发展升级

一是集中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今年我省实施了3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重大项目,完成了《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规划(2013-2017年)》,新培育铜精深加工、猪饲料、分布式新能源等10家产业技术联盟。江西工埠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制全球首台“无齿轮起重机”,实现我省在中国工业首台(套)示范项目上“零”的突破;南昌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成功平面自主移动焊接机器人,使我国造船业实现角缝自动焊接;金达莱环保科技公司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技术”,提高现有污水治理设备治污效率30%,成为联合国维和组织唯一指定技术及污水处理装备。二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制定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二十条措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新培育一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我省南昌、赣州、九江等七城市列入国家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城市。三是强化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培育出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全省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1100多万亩,选育出油茶新品种50多个,亩产油量大幅增长;科技惠民计划惠及人口120万,萍乡节能环保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列入部、省共建计划,中药“双基地”有新进展,全省中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三。

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重点提出了26条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列为我省1+N改革系列文件之一;从2014年起,省财政科技拨款技术开发类经费80%投向企业研发,投向企业研发经费的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抓好企业协同创新体试点。积极探索企业牵头、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运作模式,在去年组建5个协同创新体的基础上,安排财政科技资金以溢价返还、贷款贴息的方式,新组建了13个科技协同创新体,以股份和期权方式吸引境内外关联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三是改革传统成果对接方式,探索建立网上成果对接渠道。先后召开了节能环保、新能源、中药等产业以及九江沿江经济产业带、首届高校专利成果交易会等5场对接会,共征集到省内外可转化科技成果2670项,有效技术需求710项,实现技术对接1194次,达成意向204次,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四是强化金融对科技企业的支持,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推进与交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战略合作,成立交通银行南昌高新科技支行;创新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方式,设立科技中小企业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基金。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积极引进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在我省发起设立 “江西省创东方科技创业投资中心”。五是突出企业创新导向,进一步调整完善科技管理工作新机制。强化科技财务的预决算管理,提前发布和受理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启动科技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重建,取消申报限项要求,提高项目支持强度,加强绩效管理及过程监管,积极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试点工作。

三、加强创新平台和人才建设,夯实区域创新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今年硅基LED、红壤改良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综合验收评审,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成为我省独立依托自身力量建设的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省级平台建设上,考核评估了组建满3年的128个省级平台,新批组建了省重点实验室2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个,全省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78个。继续推进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共享工作,累计实现入网仪器4410台(套),入网单位241家。二是持续推进人才建设。一批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新确定一批省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创新团队。

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成功召开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大会暨技术贸易博览会、第十四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江西-加州?硅谷地区科技合作对接、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来赣中医药技术研发交流、2014(南昌)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高峰论坛等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与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共建了“江西省高分子有机硅材料研究、新药研发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完成《中部六省科技竞争力比较》等20份战略咨询报告。成功开展了中国工程院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院士行,共实现与中国工程院合作意向32项,接待来赣对接工程院院士53人次,促成中国工程院35项科技成果在赣转移转化,新增设立两院院士工作站27家,引进院士77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正式挂牌实现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我厅制定印发了《省科技厅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省科技厅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切实加强机关思想、作风、组织、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厅上下呈现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和提升了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水平。

2015年全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协同创新为抓手,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力争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立足我省航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生物能源、钨、稀土等有基础、优势和前景的产业领域,集中力量,凝练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3%,全省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较2012年增长100%,实现翻番目标。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力争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实现新突破。紧跟国家科技改革部署,立足我省实际,深化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逐步实现依托项目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实现项目网上申报、双盲评审、全程监督制;推行网上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实现11个区市联网全覆盖,入网仪器突破6000台;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在已设立科技支行的基础上,探索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共同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三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力争在提升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重点落实省政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确保省财政科技拨款技术开发类经费的80%投向企业研发,投向企业研发经费的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建10个协同创新体、10个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力争3年内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比例提高到10%左右;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服务,确保明年高新企业数突破1000家。

四是着力科技开放合作,力争在集聚创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抓好与科技部新一轮会商,与“985”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纺院等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大与国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科技合作力度。

五是强化培养和使用,力争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具体激励政策。和有关部门一道,力争新增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引进一批包括江西籍在内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