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西工业生产增速保持了“全国领先、中部领跑”的格局,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对GDP的贡献突出。但是,在内外需求持续疲弱和中长期结构调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江西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工业生产冲高回落,实体经济压力空前,工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五大引擎支撑江西工业平稳增长
1-10月,江西工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下同)经济运行整体处于合理区间,完成增加值5757.3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五大引擎的支撑。
——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实的支撑。江西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稳增长22条”、“创业创新28条”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并对各设区市和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高规格的督查调研,有力推动了各项措施的及时落地生效。据初步估算,仅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两项分别减少企业成本约14亿元和7亿元。
——创新创业活力释放的支撑。2014年,省内注册登记创业的大学生达12978人,同比增长38.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226家,比2013年底净增1565家,其中的新建投产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新亮点。预计今年全省将新增新建投产企业500家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将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25%左右。其中,有50%左右的企业属于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工业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1-10月,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4793.9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83.3%,同比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3.0%。其中私营企业表现突出,实现增加值2325.9亿元,增长12.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的支撑。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活力。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61.4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5.1%,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领跑全省。1-9月,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48.2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0%。三是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1-9月,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产业集群强力带动的支撑。2014年,江西重点调度的60个产业集群,积聚了各类型企业单位上万户,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百余个,带动就业100余万人,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大问题制约江西工业企稳回升
当前,需求疲弱、投资下降、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对全省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强制约,企稳向好压力空前。
——内外需求提振乏力制约产能利用。一是消费增速放缓。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销售产值增长5.0%,比去年同期下降8.2个百分点。二是出口形势严峻。1-10月,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增速下降3.6和21.9个百分点。三季度江西工业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为78.4%,产能发挥“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比重为13.8%,“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6.9个百分点,二者之差比二季度扩大0.9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制约增长后劲。一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三季度景气调查结果显示,17.4%的企业“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减少,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增速放缓。1-10月,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7578.4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3.3%,比重较上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3%,比上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1268个,下降15.4%,完成投资2540.1亿元,下降13.1%,计划总投资5506.7亿元,下降12.4%。三是用工计划趋于减少。85.3%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用工计划持平或减少,比二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企业主动缩小生产和投资规模,释放出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的信号,加之新开工重大项目减少,对全省工业增长后劲形成较大制约。
——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制约提质增效。一是主营业务成本居高不下。1-9月,全省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8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元。二是应收账款快速增长。1-9月,全省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705.3亿元,同比增长20.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三是融资难未得到有效缓解。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认为融资困难的企业占16.9%,仅有1.8%的企业认为融资容易;融资成本方面,9.7%的企业认为比二季度上升,仅4.8%的企业认为下降。全省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回落,亏损大幅增加。1-9月,全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回落3.7和1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3.8亿元,同比增长42.1%,增幅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15.9和62.8个百分点。
——创新不足制约产品竞争力。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的有1032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1.5%,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41%;拥有研发人员5.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96%。新产品产值率和新产品销售率分别为6.4%和5.7%,分别比上年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稳增长政策落地难制约成效发挥。今年以来国家和江西推出了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工程包(PPP),但落实进度比较缓慢。今年全省重点调度的20个重大项目中,截至8月底,大部分设区市签约资金实际进资额完成计划的进度不足20%。究其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家对PPP项目未充分知晓,且项目的微利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二是部分项目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张,项目被搁置。三是地方政府过去拿手的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靠土地财政解决资金来源等方式受到制约。四是尽管江西省委省政府已经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各部门、各地方会签审批环节仍较多,行政效率较低影响政策落实。
激发内生动力 促进平稳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巩固经济基本面、培育发展新动能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迫切需要调动全省上下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激发江西工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适应新常态,提升工业增长质量。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对于落后产能、过剩产能,该淘汰就淘汰,该压减的就压减。
——加快政策落实生效,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对市、县(区)的支持力度,营造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竞相发展的工作态势。
——加快企业困难帮扶,提升企业发展实力。加大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创造公平宽松的制度环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企业的融资贷款帮扶。
——加快新增企业培育,提升工业经济增量。相关部门应下功夫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签约的项目尽早落地,落地的项目尽早开工,开工的项目尽早投产,做好生产指导,确保及时达产,早日入库,尽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通过提升新增企业的增量弥补停产企业带来的影响。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一是坚持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二是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