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村含田万亩油茶示范基地、潋江杨澄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高兴镇龙山村千箱蜜蜂养殖场……初夏的兴国县,一处处扶贫产业基地、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展现出喜人的蓬勃景象。
今年来,江西省兴国县结合实际,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模式,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预计可实现脱贫1.58万人。
选准产业 建强龙头
5月19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兴国县高兴镇老营盘村农贸市场里,人声鼎沸,村里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向9户贫困户发放20头牛犊。
“我们有栏舍,有山地,加上政府的帮助,今年脱贫有信心。”贫困户尹良忠与妻子一起,小心地把牛牵回家。肉牛是老营盘村发展的快速致富产业之一,加上长期受益的油茶低改和新植,老营盘村预计今年可实现整村脱贫。
产业选择得好,脱贫效果就好。兴国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产业结构模式,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油茶、脐橙等长效产业和蔬菜、烟叶、肉牛、茶叶等短效产业,让扶贫真正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兴国县在每个产业中均打造龙头企业来带动发展,确保脱贫效果。油茶产业与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合作,对油茶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生态整地、统一定植、统一技术管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整合了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资源,大大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和生产效率,可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蔬菜产业则引进金源鸿公司、博苑农业等共建合作,签订销售协议,既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又解决基地蔬菜的销路问题。
目前,兴国县已选择扶贫产业16个,培育龙头企业38家,重点打造了杰村万亩油茶示范基地,潋江杨澄、长冈合富、埠头官田、杰村含田等4个千亩以上蔬菜基地,所有产业扶贫项目进展良好。
利益联结 增收无忧
“我每月工资加上分红有两千多元,家里的孩子和家务也能兼顾,日子比原先好多了。”5月24日,在大棚采摘蔬菜的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贫困户吕蒲华说。
近段时间,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一茬接一茬,她天天都待在自家承包的两个大棚,忙着采摘、追肥,大雨后则及时排水。
能这么上心,源于兴国县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创新的“返租倒包”模式。村里800亩土地统一被流转承包给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大型蔬菜基地,基地再将其划成若干个小单元,分别返包给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
兴国县创新推行贫困户受益模式,采取入股分红、基地务工、返租倒包、托管经营、公司(合作社)带动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财产性增收和分红性增收。这样一来,因老、病、残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贫困人员有了用武之力,各种种植、养殖基地在农忙时节的用工荒也迎刃而解。
在含田村的油茶产业发展中,贫困户以每户2万元扶贫贷款额度入股,可获得5亩油茶股权,前五年每年按15%利率保底分红,五年后按实际产出,经营者与贫困户按3:7分成。基地能带动全向452户贫困户,预计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综合施策 服务保障
“真好!不仅自己用电不花钱,每月卖电还能赚到差不多300元。”近日,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贫困户饶隆华指着自家屋顶喜滋滋地说。
今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饶隆华没有出一分钱,就通过“光伏扶贫贷”安装了5000瓦光伏发电板,并入网发电。前五年,财政对贷款全额贴息,而这些发电板,预计可持续受益25年。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资金保障。兴国县通过向上级争取、撬动金融资金、整合部门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着力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难题。
该县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持续增长机制,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奖补资金、信贷资金、政府贴息和整合项目等各项扶持政策,并最大限度地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2016年出台了油茶、脐橙、蔬菜、肉牛、特色种养业等系列奖补实施方案,目前已投入资金3.89亿元,开工建设了22个产业扶贫子项目。
同时,县里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帮扶、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银政合作,不断探索金融与财政合作的扶贫机制,引导银行业机构对接因“缺产业、缺资金”致贫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目前,已出台金融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创新推出油茶贷、安居贷、光伏贷等金融扶贫信贷产品。今年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7.57亿元,其中发放贫困群众贷款3.79亿元以上。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兴国县还对每个产业都制定一套方案、安排一套人马以及专门的部门进行服务,同时瞄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统合各个部门力量,切实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让贫困户增收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