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
2016
07/23
15:47

将扶贫资金和各项资源用在能为农民带来“真金白银”的产业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致富路

进入盛夏以来,赣县石芫乡呈现出一派产业致富的兴旺景象:广福村大岗50亩麒麟西瓜上市后被抢购一空,石芫村澄江绳索加工市场生意兴隆,沙洲村百亩甜叶菊丰收在望,山背村千亩油茶林郁郁葱葱……“一村一策”产业帮扶措施的扎实推进,为精准扶贫增添了新的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户来说,一次拨款就是一次“输血”,但如果自己没有“造血”功能,哪怕投入再多,停止“输血”后也只能是“原地踏步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推进精准扶贫,重点是要为贫困地区培育“造血”功能,其中,产业扶贫就是一条重要途径。而产业扶贫要收获实效,就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准项目,否则就可能陷入“越扶越贫”的困境。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农村中有比较形象的说法,那就是“进什么厅下吃什么饭,站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脱贫致富的命脉,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市场规律,将扶贫资金和各项资源用在能为农民带来“真金白银”的产业上,从而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致富路。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是“一城一地”之内也存在千差万别的现象。比如,石芫乡地处山区,全乡7个行政村就有7个不同的地貌村情,土壤属性和产业取向均不相同。早些年石芫乡的农户在产业培植上走过不少弯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曾广为种植甘蔗,结果糖厂因经营不善陷入停产困境,甘蔗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有的地方改种甜叶菊,又因不适合山区农田渍水多的地情而夭折;推广过白莲、葡萄种植,养过罗氏沼虾,结果都因不服水土而以失败告终。分析原因,人们得出结论,那就是产业扶贫工作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没有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市场规律,搞了“盆景式”扶贫,表面上好看,却没有实际效果。找出“病因”,当地扶贫部门对症下药,选择走“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的路子,选择既适合本地条件,又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让贫困户找到了产业致富的“突破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精确识别、精准施策,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靠行政力量来推动,甚至“一刀切”式地要求贫困户“种什么、不种什么”。为此,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选准具有区域特色优势和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再整合各类资金和社会资源有序投入。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集约、节约用好相关人力物力财力,减轻或避免贫困户所要承担的经营风险,使贫困户的收益最大化。要通过发展扶贫项目来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样才能帮助贫困户找到一条管长远的致富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