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徜徉我市各地工业园区看到: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各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目前正准备添置一批新的生产设备;在江西百岁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矿泉水生产车间,1秒钟即可生产矿泉水22瓶;星分子科技、金洋金属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数据是最好的说明:去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和税金总额前20名的园区,我市分别有4个和5个。今年前5个月,全市工业园区实现税收总额47.53亿元,同比增长6.79%。(据8月11日《宜春日报》)
无工不富。工业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平台。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不仅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和治理污染,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和政府服务成本。近几年来,这种工业集聚园区发展的模式是各地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向好发展的基础要素,宜春也不例外。
新闻中讲述,5年来,宜春强化园区服务保障,以加速园区产业集聚为抓手,着力打造创新平台,使工业园区成为加快该市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数字也许有些枯燥,但也很鲜明: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突破2000亿元;2014年达到2893亿元;2015年再创新高,一举突破3000亿元,达到3261.34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三,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可谓“一年一大步,一步一重天”。宜春的工业园区发展之所以能如此高速,一是该市抓好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二是该市在规划工业园区时明确了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培育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三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强化了科技研发的作用,提升了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有了这些扎实有效的举措,宜春的园区经济不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也为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
百上加斤易,千上加两难。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矛盾交织、困难叠加的背景下,宜春工业园区要想持续舞起工业发展的龙头,再跃上一个新台阶,步入一个新境界,还需要全市上下勿忘初心、同频共振、栉风沐雨、继续前行。在目前全市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还应对其“强筋健骨”,继续增强园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这是其一。其二,通过诸如“一园一品”等方式,继续打造特色鲜明的项目集群。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必须瞄准产业的上下游链条企业,发挥上下游企业衔接的配套、大小企业互相带动的协作优势等,让特色更“特”。其三,需要抓好软环境建设,为项目的入驻提供便利优惠的政策。同时,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必须对吃拿卡要、恶意阻工等现象“利剑出鞘”,最大限度保证入园企业“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其四,政府部门还要在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之间搭好“鹊桥”,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让科技护佑企业成长为一个个“绿色巨人”。
让园区经济继续舞起工业发展的龙头,应该是宜春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