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机电等产业逆势上扬,旅游产业快速增长,福斯特、紫宸科技和正拓新能源等企业的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这是宜春市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以供给侧改革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呈现的新亮点。
宜春走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路子,着力先行先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宜春样板。探索绿色规划,突出循环区、绿色区、生态区三区建设;打造绿色品牌,突出“金桥、金牌、金山”三金工程;发展绿色产业,突出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升级;健全绿色机制,突出市、县、乡三级联动。全市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补短板、去产能、提效率、强保障,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人民享有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红利。
做加法,补短板、强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工业补链:大力支持仁和药业、华伍股份等企业增资扩股,做大规模,形成百亿企业的骨干梯队。大力推进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规模连年翻番,跻身全国三强。农业补课:油茶、肉牛、绿色有机、富硒、生态休闲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呈现姹紫嫣红的景象。森禾种业、景田百岁山矿泉水、王老吉凉茶等一大批国内行业“大鳄”,纷纷涌向宜春;旺旺食品、金农米业、上味世家等龙头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全市实现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覆盖,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96个,占全省的40%;宜丰、铜鼓整县推进有机农业。旅游服务业补差:打好禅宗、月亮、温泉、好人等文化牌,抓好靖安创国家5A景区、温汤创世界温泉健康名镇和樟树吴城、筑卫城联合申遗准备等工作。引进电商重大项目16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做减法,去产能、调结构,抑制建陶、煤炭、盐化工旧产业供给,加快资源从传统“三高两低”行业的退出速度,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全市持续开展了“净水、净空、净土”专项整治行动,推行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水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理,在所有县(市、区)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做乘法,增要素、提效率,开创发展升级新境界。坚持以项目集聚推动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吸引项目集聚。一方面,加大生态项目引进力度,分产业组织开展工业百日招商活动,重点推进SK、正威等项目落户。另一方面,培育骨干企业,在培育8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的基础上,再筛选100户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发展壮大。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排了专项资金,出台了激励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发展。如今,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总数达142家;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7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总数达4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