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我市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首战之年成效凸显
编者按:2016年是我市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在“招商引资带动、创新创业引领、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等各个方面成效凸显,工业经济呈现了“量质齐升”态势,取得了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序推进的良好开局。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新工业十年行动——年终特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岁末年初,我市工业战线捷报频传。1月11日,全市2016年第四批重大工业集中开工项目89个,项目总投资额446.4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总投资额的39.2%。九江石化传来喜讯,该企业2016年原油加工量突破720万吨,实现各类税收突破120亿元,实现利润19亿元,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逐年迈上新台阶;方大九钢发展逆势向好,全年盈利更是开创近年新高,打了一场漂亮的生产经营攻坚战,企业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2016年是我市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保持新工业立市战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强化举措应对新常态,合力而为大力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工业经济呈现了“量质齐升”态势,取得了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序推进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规上主营业务收入540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30亿元,完成工业固投1800亿元。
记者从市工信委获悉,2016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45.7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增速9.6%,增速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951.4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增速9.3%,增速全省第三;利税总额579亿元,增速20.7%,总量和增速全省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424户,户数全省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52.9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增速19.9%,增速全省第五;工业用电量103.2亿度,总量全省第一,增速6.9%,增速全省第四;工业增值税48.6亿元,总量全省第三,增速32.3%,增速全省第一。
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有新提升。产业更集聚,各县(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实施差异定位、扬优成势、竞相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心两翼三板块”的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其中,沿江板块充分发挥沿江优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速快于全市平均速度,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有所提升。产业更集群,全市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装备制造、电力新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化产业,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去年1∽10月份,五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32.6%,同比提升约1.4个百分点。产业更集约,创新工业发展新方式。去年前三季度,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7亿元/年,同比增长5.7%,每平方公里实现利税总额3.47亿元/年,同比增长25.4%,全市工业增加值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0.39%。
当前,传统产业比较优势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再造能力。钢铁、水泥产业,全国范围内绝对过剩,企业大面积亏损,发展举步维艰,把这两个产业有效融合起来,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国家政策支持,前景非常好。目前,湖口县正在推进远大装配式建筑项目,由远大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在推进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这只是我市立足发展新常态,多措并举发展新经济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我市围绕新产业、以特色园区促发展,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提质路;围绕新技术、以技改扩能促发展,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围绕新产品、以创新驱动促发展,巨石集团在近几年玻纤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力开发大兆瓦风力叶片用纱、高性能通用型无碱玻纤用纱等高附加值产品;围绕新业态、以跨界融合促发展。
一年来,全市上下一心共谋发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并牢固树立了“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发展理念;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工业项目建设,项目推进取得新进展。理文造纸二期、神华江西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工程项目、江西理文化工盐氟化工项目、九宏新材料、上海泰盛纸业、赛得利(九江)二期年产16万吨纤维素纤维项目等一批续建项目正在按期推进。截至目前,中科鑫星新材料、江西镁淇实业、江西中科合臣实业、江西津大药业项目等50多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及39个亿元以下工业项目竣工或投产,为工业发展积蓄动力。同时,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在抓好省里“80条”宣传落实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我市降成本优环境“29条”,并创新建立了“茶叙”沙龙制度,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