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切换
新闻
江西4个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2018
06/24
00:04

6月2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本月“兴国县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一体化和远程医疗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基于污染治理赣县生态园林工程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至此,我省4个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

据悉,科技惠民计划是科技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6月启动并组织实施,旨在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科技进步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据统计,我省获得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支持的4个项目均落户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体现了国家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重视和期望。目前,4个项目涵盖人口健康、生态保护等领域,对推动我省民生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两医疗项目惠及群众近40万人

“兴国县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一体化和远程医疗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于2013年启动实施,获国家科技专项经费970万元,自筹经费691万元,由兴国县人民医院牵头,南昌大学、江西省人民医院以及高兴镇、龙口镇、梅窖镇、城岗乡、均村乡、社富乡6家乡镇卫生院共同参与。项目针对高血压、泌尿系统结石、慢阻肺、宫颈癌、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本地常见多发病,构建了省-县-乡-村三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上海华山和多家省级三甲医院开展远程会诊4000余人次,平台终端直达村卫生室,当地群众基本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县”;建立了适用于基层的常见多发病一体化技术防治体系,引进15项先进适宜技术、设备进行应用和推广,开展技术培训和远程教育9000余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疾病防治能力,当地群众健康素养得到大幅提升;探索出了适合基层科技惠民的服务模式和长效机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共享,广大基层群众中在家门口得享科技惠民的成果,直接受惠群众达17万余人。 “永新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和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是2012年启动的国家首批科技惠民计划试点项目之一,由永新县人民医院牵头,南昌大学、江西省人民医院、及9家乡镇医疗卫生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科技专项经费1695万元。项目经过5年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编制了《永新县科技惠民项目八种病的防治一体化技术集成汇编》、《永新县科技惠民项目八种病防治一体化――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汇编》、《永新县科技惠民项目文件资料汇编》和《永新县科技惠民项目八种病健康教育宣传指南》等系列丛书;在永新县芦溪、高桥、石桥、里田、文竹、龙源口、怀忠、莲洲、象形9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试点,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立国家-省-县-乡-村一五级疾病防治体系;与北京武警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对接,开展远程会诊1080余次,实施远程监护101人次;积极举办各类基层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培训班151期,培训人数19574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受惠群众达20多万人,辐射周边20多个乡镇,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两个环境领域项目助推江西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基于污染治理赣县生态园林工程示范”项目于2013年11月立项,获国拨经费948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开发了应用于河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功能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方法,研究了7种适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原位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构建了200亩的生态修复基地,形成了基于小流域污染治理与景观园林建设于一体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模式。 “定南县废弃稀土矿区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开发了高效、低成本土壤改良剂,确定了适生的乔、灌、草、藤植被优化配置定植方案,建设了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实施了联络线铺设、地形整治、边坡治理、截排蓄水、尾砂综治、土壤改良和植被覆盖等7大工程,构建了离子型稀土矿山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整套废弃稀土矿山生态修复可持续推广的科技惠民成果推广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修复示范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